Tuesday, February 28, 2006

有經驗沒經驗都來笑 ◎ Laughter is the Best Medicine

Top Ten Good Things About Staying in the ICU
住加護病房的十大好處

10. Learn about useless medical terms.
10. 免費上課-學習無用的醫學名詞

9. Free live drama all around you
9. 免費看戲-四週都是免費戲可觀賞

8. Learn to sleep under any interruption.
8. 修練睡功-有任何打擾都能睡覺

7. Improve your memory--- Always trying to name that nurse
7. 增強記憶-剛剛那護士叫什麼來著?

6. Do not have to worry about what to wear-Every patient wears the same hospital fashion
6. 穿衣無慮-不必煩惱穿什麼-人人平等,只有露背罩袍可穿

5. Lots of gossips for the listening.
5.可聽八卦-醫院小道新聞,要多少有多少

4. Improve your pain threshold.
4. 修練忍功-忍耐痛楚的功力大增

3. Learn who your real friends are that care about your life or death.
3.識出朋友-得知誰是真朋友,會關心你的死活

2. Time goes by so slow, you do not ever grow old.
2. 不會變老-時間漫長得幾乎停頓,你永遠不老
另譯:時間慢得真難熬,讓你永遠老不了(應觀眾要求,中文也要押韻)

1. NO TIPPING REQUIRED
1. 不用給小費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補記:如果有人把這篇當成普通笑話讀找笑點,我很慶幸他們應該是沒住過加護病房‧這十項是從有經歷者無數淚中擠出來的幾絲苦笑,痛中作樂自娛開心,也算勉強娛人而已‧

Sunday, February 26, 2006

傳統領潮流 ◎ Tradition in Style

今年二月十九日紐約時報IDEAS & TRENDS有一篇:“From the House of Benedict, Tradition as Chic”( February 19, 2006, Sunday) ‧

這頁版面設計非常特別,沒有明顯的分欄,圖片配置也反常規而行,新教宗的背影佔據了整頁中間一半,很是非傳統‧再仔細讀題目,是新教宗的服裝品味,也是有趣‧

初看之下,還沒有讀內文,我就被那些花花綠綠的布料和眩目的金銀珠寶給吸引走了‧我仔細看了一下,有頭頂戴的:

一頂裹金布鑲海貝高頂冠-“Benedict’s crown”
“notably high, made of cloth of gold and adorned with seashells”(mitre主教帽 tiara三重冠;教宗冠)

一頂白兔毛鑲邊紅絨帽-red velvet cap trimmed with ermine
好像聖誕老人帽 (譯註:新教宗為順應反濫殺野生動物,特改用白兔毛,原本是白貂。)

身上佩戴的:

一具縷金中間鑲翡翠十字架-pectoral crosses
主教佩戴的胸前十字架,平日使用簡單不鑲寶石的銀雕或金十字架

一條白色繡章長披肩帶-pallium
用羊毛織成,象徵羊群‧

身上穿的:

一襲青檬色織金花祭袍-vestments
顏色鮮豔,底織宗教象徵暗花圖案‧

一件白兔毛鑲邊紅絨冬日短披肩-“winter” mozzetta
a shoulder-cape…same material as the camauro trimmed with ermine.”

如果對照這些圖片的色調來取色樣,結果是至少有這些顏色:

金黃大紅朱紅棕紅黃綠青綠寶綠

這些顏色似乎世界通用‧越莊嚴的地方、地位越高的人,很多都採用這些色調‧從埃及金字塔、梵蒂岡皇宮到泰國大皇宮,從西方到東方‧

形容服裝、顏色,最拿手的人要算曹雪芹了‧隨意走到紅樓夢第三回,王熙鳳出場是這樣的:

這個人打扮與眾姊妹不同,彩繡輝煌,恍若神妃仙子: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,綰著朝陽五鳳挂珠釵;項上戴著赤金盤螭瓔珞圈;裙邊繫著豆綠宮條、雙衡比目玫瑰佩;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褙襖,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;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。

賈寶玉出現又是怎麼形容呢?同一回:

頭上戴著束髮嵌寶紫金冠,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;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,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條;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;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。

要是能親眼見到這些顏色,那不知會多有趣‧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參考來源:

New York Times article Tradition as Chic

Whispers in the Loggia

《天主教英汉袖珍辞典》

紅樓夢網站

Tuesday, February 21, 2006

春回大地 ◎ Spring is Here Again

立春、元宵都過了,冬去春又回,大街小巷的樹彷彿傳訊約好了,一夕之間到處見 spring growth 發芽, spring blossom 春花 spring forth 大鳴大放,櫻花桃花紫藤花白花黃花紅花粉紫花,春來花好多嬌艷‧
***
雖然咱早不再是大驚小怪的 spring chicken 黃毛稚子,但是心情一樣 like the spring of joy 春天喜悅如泉湧,腳下輕快,彈跳生風 spring in my steps, 不自覺腦子裡唱起歌來,啦啦啦,春風它吻上了我的臉─ 呃,慢著,怎麼眼睛越來越癢,連續打噴嚏,開始痛哭流涕-哎呀,煞風景的花粉熱,自作多情就 springs itself on me 隨春風撲面而來,哎唷,真是消‧受‧不‧了‧
***
要逃了,想到就要立刻起而行 spring into action,趁著春假 spring vacation 去泡溫泉 warm spring ,然後睡在舒服的 spring bed 彈簧床,好覺睡到自然醒--這不就是~~~

春日暖暖正好眠哪***

折磨讀者的翻譯 ◎ Insufferable Translation

拜讀中文翻譯書,有時很是折磨。每每遇到文字障礙,不知問題出在哪裡。要是沒有原文對照,接下去就不知所云。

中文譯本當然必須要盡量按照原文的風格,除非原作就是很隱晦、文句落落長,否則翻譯總得用一般讀者能懂的文字,讓文字的對象讀起來順暢明白,畢竟這關係著譯書的市場定位,還有最重要的銷路問題。

有些中文翻譯不像中文,文句冗長,有時看起來像中文,可是讀起來又不對勁。很常見的是英文式中文,得要用英文方式來解讀,試著還原才能了解到底是在說什麼。

簡單分析一下折磨讀者的譯文特點:

1. 翻譯過於按照英文文法-應該用中文的語氣,中文的說法。

2. 直譯英文的被動語態-中文通常較少用「被」,所以應該盡量改用中文式的句法,被動式的句子小心用。

3. 長句太多-最好不要一字一字直譯英文長句,而是要多斷句,重新組合。

4. 句子長又用太多「的」串連-意思極容易混淆脫節,一個句子最好只用一個「的」,兩個「的」以上很快就不知所云。

5. 太多贅字-的、它、地、之、諸如、這樣、即。。。

試舉幾例譯句如下:

‧這樣在課堂中談論在校園界限之外的空間和時間是沒有意義的。

‧他的意見仍然被普遍地,雖然並非無異議地接受。

‧人們很容易驚訝,為何沒有人在之前想到此。

‧這是因為它具有巨大的優點,即在固定的想法之外為科學和哲學留下了大量的空間。

這種譯文真是有夠折磨人。

群狗賀新年 ◎ Bark in the New Year

十二生肖裡面,我最喜歡狗。今年輪到狗當道,我這不辣閣當然也要湊一下熱鬧。這一篇應時文章百狗齊吠亂竄,怕狗或討厭狗的人最好走避,被不識相的狗咬到,不辣閣主可不負責。

人有百樣,狗有百種。狗命各不同,小巧可愛的 toy dog 玩具狗、堂皇坐人大腿的 lap dog 百般受寵,睡軟床,吃美食,狗日子過得真舒服 it’s a dog’s life。牠們是 lucky dog 狗運好。有一種說法 a barking dog never bites-愛叫的狗從不咬人。可是根據我多年混狗的經驗,這絕對不是真的。愛叫的小型狗,也是佷愛咬人的。

有些狗是 working dog,要工作才留用。導盲犬叫 guide dog。護主犬 protect dog 在主人遇搶時,就變成一隻 attack dog 攻擊敵人,勇於救主。獵犬 hunting dog 、獵鳥狗 bird dog,是追獵物的。牠們天生狗性會 keep dogging it,聞味緊跟在後,緊追不放。說到這裡,八卦狗仔難道就是從這字來?真是污辱狗名。

熱狗 hot dog不是狗。還有些不是狗的。酒吧狗 bar-dog 是酒保。大老闆高高在上是 top dog。還有狗老大 big dog 。要想跟老大平起平坐 run with the big dogs,自己也得有點斤兩。要不然就要 mean as a junk-yard dog,當個江湖狠角色。等有一天自己 call off the dogs 召回走狗族,那就回頭是岸,立地成佛了。

It’s a dog eat dog world. 這是狗咬狗的競爭世界。一嘴毛的最佳典範要算政治人物,尤其是搞競選的時候。不過 dog does not eat dog,狗是不咬同黨的,人就不一定。如果有人相處像 cat and dog,下場還用說?吵架囉。貓狗死對頭碰面一陣霹霹啪啪,所以有「下貓狗雨」的說法:It’s raining cats and dogs。

A dog and pony show 狗馬表演耍把戲,力求表現,討好觀眾。像選舉時台上競選人的表演,總統演講,公司開會做簡報,都屬這一類。Put on the dog 意思是做秀,裝模作樣。這是從狗秀大賽來的,參加狗秀,都得精心打扮才上得了臺面。

搶功勞要 quick as a dog can lick a dish 速度快得像狗舔盤子。 您見過狗吃東西,稀哩嘩啦一下子就舔光一盤食物嗎?還不是普通快哩。手腳慢的人 have not a dog’s chance 連個沾邊的機會都沒有。

A dog’s dinner 狗晚餐,是指吃剩菜剩飯,住到狗屋 in the dog house,是犯錯被罰,或被冷落。He is in the dog house with his wife, so he has only a dog’s dinner to eat. 他做錯事被老婆冷落打入狗宮,只能吃剩飯菜。他的境遇 has gone to the dogs,簡直每況愈下。

有人是 dog-faced liar,差勁的說謊者,一看便知。有人 sick as a dog 病得跟狗一個樣,臉色不對 look like someone just shot your dog 就像家裡狗剛中了槍。萬一真的有狗中子彈沒死,最好 put the dog down or put the dog to sleep 讓狗安樂死。狗死了再多說也無益了- It’s a dead dog。

有些味道 like dog’s breath 臭得跟狗嘴吧一樣。有 dog nose 嗅覺非常靈敏的人,聞到可能會受不了 。商人政客 crooked as a dog’s hind leg,正是奸詐的狗腿子。我們知道,近墨者黑。If you lie down with dogs, you will get up with fleas 跟狗在一起躺混久了,身上就會有跳蚤,也是這個道理。

狗一拼命猛搖尾巴,全身都會跟著搖 the tail wagging the dog,形容人賣力表現,接著當然 dog tired or sick as a dog 累得或病得跟隻狗似的,只好過著 a dog’s life 悲慘的日子。什麼時候該適可而止?永遠沒結論的事情,就別再去攪和‧好不容易亂吠犬終於睡著了,就別吵醒牠 let sleeping dogs lie,不然又開始亂搖亂吠,不得安靜。

生性守財奴的人是 a dog in the manger-狗守著馬槽不讓人碰。要向這種人募款,那是 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-沒看準,找錯了對象啦。中文有寧為雞首,不為牛後,英文有 the head of a dog is better then the tail of a lion 寧為狗頭,不為獅尾。

His bark is worse than his bite. 他吠吠比咬人厲害。請了專家來做事,自己又包攬來做。Why keep a dog and bark yourself? 這就是說人既然養了狗,何必自己還包攬吠吠叫?

Puppy love 是天真蠢愛。誰知道為什麼不是 kitty love? 另外這句口號:Love me, love my dog-愛我,也得愛我的狗。這含意是愛一個人要概括承受愛所有親朋好友,壞脾氣怪癖通通要愛。天曉得,世界上有這種人才怪。

You canno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 老狗學不會新把戲。這是一句臭狗話,因為有太多反例了。像有一位近六十歲的阿姨常時寫網誌,令我佩服得狗頭貼地。

Every dog has its day-每隻狗都有露臉的一天。可是落落長寫了 這麼多,還沒寫完,大家恐怕已看得呵欠連天,像在 dog days of summer 夏天七八月的狗日子裡一樣,慵懶無聊得想睡覺,所以就此打住。如果您一路捧場,看到最後這裡,真是太感動了。敬祝狗年吉祥如意。

翻譯烏龍 ◎ Lost in Translation

這下面兩例翻譯,乍看之下莫名其妙,譯文中忽然來一句:「我把自己的手吃掉了。」讀了真是嚇人,好像恐怖片對白。哪知原句是:"I hate my hands。"- 我討厭我這雙手。

還有這一句:「我們要去獵哈蜜瓜。」咦,什麼獵瓜? 不通不通。查原文才弄明白是 We will be hunting for antelopes。原來是要去獵羚羊啦。

這兩例誤譯就是音似誤導,不求甚解而已。奇怪的是,校對翻譯的時候,應該會感覺有疑問才對啊。總之,這種錯譯多似牛毛,一籮筐,想看翻譯學英文,真是要小心求證才行啊‧

音譯 Versus 意譯

翻譯名詞,有時候如果音譯和意譯都配合得來,那是可遇不可求的事。有的名詞用音譯可以解決,有的還是用意譯比較好。
Prudential 這家知名的人壽保險公司,譯成「普天壽」, 音符意佳。以廣告學來說,算是很高明了,誰不希望普天 長壽?可惜設計字體的時候,不知為什麼,這三個字頭頂都稍微往左下斜了一點點,報紙上全頁廣告刊出來,沒有錯,大大的三個公司招牌字「普夭壽」。
像蒲公英一樣到處飄落到處生長的 Starbucks, 拐走了我 不少鈔票,不過它的中譯名字倒是一絕,當初要是只考慮音譯,可成了「思大巴克」;只意譯,堪堪有「星數元」可以考慮。幸好事主想出來「星巴克」,意譯加音譯,響亮時髦。大家都來星巴克,咖啡再貴也要喝。
最傷腦筋的是 email,到現在還是各說各話,伊妹兒、伊媚兒,倒不如用電子信或 E信就好,簡單明瞭。
音譯的例子,以 blog 的發音來說,“lo” 是「拉」或「辣」的的音翻譯成部「落」,稍有音似,又取其群聚的 意思,也是一個辦法。但是若只根據中譯名詞的發音,想還原英文發音的話,就回不去了。通常為省事,我寧可用「網誌」,至少還有一點望字生義的可能。
Blogger 譯成「部落客」,亦有人稱為「博客」,中文意思是順當了,但是那個 “ger” 是「葛」的發音,一下改到「可」的發音去,沒法轉回英文發音。不過以音衍生附會的情形太多了,只要約定成俗,大家看了曉得是指什麼也就好了。